时 间:2025年2月24日上午9:00
地 点:B5-309
主 持:李文林
参会人员:程海波、毛春芹、刘宏亮、李祥、严姝霞、张宗明、佟书娟、金桂兰、赵凤鸣、顾一煌、高山、高丽娜、董勤、鲍剑洋、戴新娟、陈建伟、谈献和、钱敏娟、
李伟、曾亮、葛菲菲、孙荪、王颖、倪菲菲、葛善为
2025年2月24日上午,我校召开校级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会议。校长程海波、校教育教学督导组及高评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李文林主任主持。
会上,程海波校长首先代表学校感谢督导组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与尽职尽责,并围绕新时代育人使命提出工作要求与期望:
一、强化督导队伍建设
1. 遴选优秀骨干教师扩充督导队伍,以师生公认的教学模范促进和保障全校教学质量提升;
2. 通过督导评价体系严把教学质量关,重点解决课堂教学中暴露的备课不充分、师生互动缺失等突出问题。
二、深化教学机制改革
1. 推进专任教师分类管理,建立教学型岗位通道,让热爱教学的教师专注育人事业;
2. 重构基层教学组织,强化集体备课、新教师听课等传统制度,强化教研室功能;
3. 针对附属医院教学短板,通过专项编制设立专职教学岗,改变临床教师临床与教学不能兼顾的现状。
三、重塑教学核心地位
1. 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为抓手,全面落实本科审核评估整改要求;
2. 强调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扭转“重科研轻教学”倾向,要求教师以科研态度投入教学;
程校长指出,教学是大学立身之本,需全体教师以敬畏之心对待课堂,共同守护教育教学质量生命线。
孙荪副主任分别从督导工作总体情况、听课评课情况、信息反馈等三个方面通报了2024年校级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情况。
校教育教学督导组分享在督教督学中发现的亮点、问题及工作建议,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建言献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现行评价机制单一,未形成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职称晋升未形成有效联动,政策落地滞后。
2. 教师教学投入差异显著。临床教师教学与临床经验割裂,临床与科研压力挤占教学投入时间。
3. 教研室未能充分发挥其助力教师成长、教学改革试炼、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作用。
4. 实验课尚未实现系统排课,调课信息获取不便,造成课表不够精确,督导无法很好地按预定的计划听课。
5.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更新不及时,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改进方向与建议
1. 优化评价机制,加强结果应用。构建督导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等相结合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职称评审的实质性关联政策,形成长效激励与评价机制。
2.强化反馈整改,关注教师成长。完善“检查-反馈-整改-复核”闭环管理,加强对问题整改的回头看。通过课后交流帮助教师明确问题,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3. 夯实组织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强化教研室职能,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老教师“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督导工作纳入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教学改革整体框架,与其他教改政策有机衔接。